11月19日至21日,第二届中国出境旅游国际论坛在北京举办。来自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等国际组织和机构,澳大利亚、泰国等34个国家和地区与国内外旅游企业的代表、政府官员、负责人及部分专家学者近400人出席了论坛。此次论坛围绕着"增长与有序发展"这一主题,对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出境旅游市场营销渠道的构建、中国在亚太旅行旅游业中的重要性、中国出境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分析等议题进行了研讨。中国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张希钦在致辞中提到,今年8月,国家旅游局将"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三大市场的开发战略调整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全面提升国内旅游"。对此,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司长张坚忠给与了具体解读。他说,这个政策变化主要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对于出境旅游,政府的态度是不鼓励不限制。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是大力推动出境游的,除非是存在贸易逆差。二是,考虑到出境市场的成长速度,新的方针退去了计划经济色彩,取消对出境社的配额管理,今后出境社的审批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三是,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依据法律法规来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活动。国家旅游局将加快修订"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条例",使之上升为法律,对于目前出境市场出现的非法滞留、偷渡、零团费的问题,国家旅游局将会加大管制力度,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保证消费者的合法权力作为此次论坛的主办方,中国康辉旅行社集团总裁郭东杰对出境旅游市场营销渠道的构建进行了阐述。当问及康辉如何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来发挥集团的规模优势时,郭东杰回答说,康辉一直以来非常重视集团的网络建设,并致力于将集团的网络优势转化为规模优势,康辉过去也在一些细分市场上做了批发的尝试。今后,我们在东南亚市场将继续扩大规模,巩固我们的原有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将延续原有的产品,事实上东南亚市场已经到了产品重新设计的时候了。在澳洲和欧洲市场,康辉将要走品牌化道路。在没有成本优势的市场,我们将会考虑与同业的合作。对于中国出境FIT市场的兴起,郭东杰认为,不同的出境旅游产品都在进入不同的发展期。成熟的游客已经产生了FIT出境需求,但目前根据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管理条例,旅行社只有在成团三人以上的前提下组织出境旅游。因此,旅行社在FIT出境市场的作为有一定限制。但是他也指出,康辉旅行社在半年前就成立了散客部,以期满足这一市场未来的增长需求,另外,在团队线路里补充一些自由行的设计行程,也是兼顾FIT游客需求的一个折中方案。在此次论坛上,全球回报集团首席执行官
PerSetterberg
在会上也公布了其对中国游客出境消费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显示,中国人境外购物名列前五名的目的地分别是:德、法、英、意和新加坡。中国目前出境旅游的平均消费是345欧元,而世界的平均消费是434欧元。尽管中国的平均消费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杰尼亚集团董事执行总监
Giorgio Zanone Poma
指出,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却占据了全球的12%,其中10%都是在境外消费。他认为,中国有1300万潜在的奢侈品消费群体,到2015年,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会超过美国和日本,位居全球第一。在探讨中国出境旅游产品开发时,中国出境旅游研究课题专家
Wolfgang Gerog Arlt
博士指出,欧洲大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几乎为零,因此很多时候中西方对产品的理解都存在文化冲突。比如,欧洲地接方面从以往接待殖民地游客的经验中认为,欧洲历史会让游客非常折服,但对于有着几千年文化历史的中国人来说,他们只是表示好奇,但并不敬畏,这一点需要欧洲地接从业人员能够调整他们的思维。此外,欧洲人喜欢给游客安排一些不为人知的地方,因为他们认为著名的建筑景点大家都可以自己去看,这一点并不能被中国人所认同。在导游服务上,东西方也存在认识上的差异。中国人对导游的依赖程度很高,导游需要把一切安排得细致入微,但欧洲人比较独立,他们评判导游的水平很重要一点是要有幽默感。但他也指出,中国的新一代游客的行为模式越来越接近西方,他们住青年旅馆,自己安排出游方式和路线,所不同的是,他们更喜欢去西欧,更喜爱购物,不像西方人喜欢在东欧的一些小城市停留很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