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支线飞机进入欧美市场

By
|
中国迄今为止最大的飞机外销协议,标志着ARJ21-700飞机得到了世界高端客户的认可,是中国民用飞机走向世界的重大突破。  通用电气航空集团民用飞机项目副总裁罗杰在签约仪式上说,ARJ21-700是中国研制的面向全球市场的新型飞机,我们对中国经济、中国航空市场和这个产品充满了信心。据悉,通用电气金融航空服务公司是世界首屈一指的飞机租赁公司,机队规模达1775架。历经数月技术、商务谈判和调研评估后,该公司最终认为ARJ21-700飞机完全满足其需求。  当"翔凤"飞机开始销往欧美的同时,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下属的西飞公司向世界展出了多个型号的新舟系列飞机。其中不仅首飞成功不久的新舟600飞机颇为引人注目,更重要的是,与幸福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签定了购买3架新舟60、意向购买10架新舟600飞机的合同。  据了解,新舟系列支线飞机自2004年开始在国外取得大批量市场订单并成功运营之后,已越来越被国内航空运输企业所接受和欢迎;同时也预示着国产新舟系列飞机在国内航空运输市场上开始批量投入运营局面的到来;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签署的10架新舟600飞机的意向订购大单,将是新舟60飞机最新改进之后的首个大批量订单。幸福航空表示,此次引进的3架新舟60飞机将于今年12月陆续交付并投入幸福航空的支线航线运营。  记者注意到,在600家民用和军用飞机制造商,以及供应商和设计商群聚的珠海航展上,有关大飞机的话题非常热门,相关签约仪式、飞机展示的同时,围绕航空产业的相关论坛紧密相连。  根据来自航空工业集团信息化部主办的中国制造技术与航空工业高层论坛的信息,中国大飞机计划将于2016年实现首飞,而"心脏工程"--大推力发动机的研发,则将走"先引进国外,再完全自主"的路线,力争8年后国产大飞机拥有"中国心"。  据悉,我国"十一五"计划将大型飞机研制项目列为重点,这是中国继上世纪80年代首个大飞机制造项目--"运 十"下马后第一次宣布要造大型飞机。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表示,"大飞机"是一个国家竞争的制高点,充分体现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中国要完成"大飞机"项目还需要两到三个周期。第一步是完成150座左右,即130-200座的大型民用飞机,预计最快2016年就能实现首飞。第二步则启动250座及以上机型的研发制造,预计要到2020年才能正式启动。  有关专家介绍称,近50年来,飞机发动机已经发展到了第五代大推力的涡扇发动机,而我国民用领域国产的仅到第三代水平。全世界有20个国家能造大飞机,但能生产其发动机的只有美俄英法4国,中国要跻身强手之林,必须跨越这道"坎"。  工业与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就此表示,国产大型客机预计在"十三五"期间取得型号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并开始投放市场。目前,中国大型客机重大科技专项研制工作已经全面启动,目前正在进行技术方案论证和可行性研究,进展较为顺利。  "让中国的大飞机飞向蓝天不仅仅是中国政府的愿望,也是整个国家的梦想。"中国商飞总经理金壮龙的言论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他提出,中国商飞作为国产大飞机的制造商,将坚持从政府主导向"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的市场机制过渡,通过集成化发展,注重在原始创新的基础上,集成国内外先进技术、成熟产品和优势资源,注重在引进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突破制约大型飞机发展的关键技术,形成主制造商应有的核心技术和能力。  事实上,"国家行为"的大飞机项目,已经促使中国航空工业实施了现有资源的重新组合。而专业化的整合,意在打破目前松散的资产格局,从而形成产业链。
Comments
JDS Travel News JDS Viewpoints JDS Afric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