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信与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I A T A ) 4
月在京签署了"简化商务"战略合作协议,自此,中国成为国际航协实施"简化商务"的首个全球试点地区。"简化商务"
是去年国际航协提出的一个倡议并在新加坡的"世界航空运输峰会"上得到与会航空公司的一致通过,其目的是简化航运商务流程,降低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具体内容包括电子客票、自助登机、电子货单、以及其他相关的协议。其中,全球普及电子客票是"简化商务"行动的重中之重。对于这场变革的推进,国际航协表现得尤为坚决,制定了一个颇为紧迫的执行时间表,即:在2007年实现全球100%电子客票,并于今年完成任务的40%,在2006年实现70%。国际航协理事长
Giovanni
Bisignani解释说,现在世界上大的航空公司,如美国、欧洲、一些亚洲国家,电子客票已经占所有销售票量的60%到70%,他们已经为实现"无纸化"运营做好了准备。但是国际航协必须照顾其他成员航空公司的现状,让这些航空公司能够尽快与发达航空公司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航空公司间的联运,而联运可以占到一家航空公司的运营总收入20%左右。就中国市场而言,目前中国所有电子客票占全部售票的比率不到10%,其中由国际航协推行的BSP电子客票业务只占到1%。据了解,最早自行推出电子客票的南航,电子客票的比例已经达到其整个销售业务的25%,之后推行电子客票的国内航空公司有国航、东航、海南航等几家,目前国航和海南航是采用中国航信的BSP电子客票模式,此外,深圳航空公司也将准备参与BSP电子客票的开发。中国航信董事长朱永说,目前,国内航空公司都在建立电子客票系统,签署"简化商务"协议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实现电子客票的标准化。我们希望与国际航协合作来倡导一个标准,因为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才能实现电子机票的联运,而且使国内航空公司为旅客提供一个更为方便的系统平台,比如,旅客可以因此实现自助登机,而无须找哪家航空公司的柜台提取登记牌。他说,目前,中国航信在技术平台上可以支持航空公司本票电子客票和BSP电子客票,并且采用了国际航协制定的全球统一标准,这个标准是在国际上通用,因此极大方便了需要国际联运的旅客。据了解,中国航信不久前还为美国西北航空公司在中国地区投产了BSP电子票,此外今年将有数家外航与中国航信签署协议实现在中国的电子客票服务。当问及国际航协为何将中国作为"
简化商务" 的首个试点区以及2007年中国是否能够实现100%电子客票时, Giovanni Bisignani
表示说,2007
年实现无纸化机票,中国有很好的基础。如果一个市场有几个系统同时存在,简化商务的成本会非常高。而中国只有中国航信一个系统,它采取了与国际航协一致的全球标准,中国航信控制了国内95%以上的票务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BSP纸票销售地区,只要旅客对电子客票得到认可,推广速度将不可限量。此外,中国民航总局也在大力鼓励电子机票的推行,提出了2007年以前实现电子票的目标。为此,我们充满信心。据了解,中国民航总局今年在深圳和厦门将进行电子客票的试点,推行的是国际航协的统一标准。他说,中国民航业正在面临政策开放后如何在国际舞台上保持竞争力的挑战,同时也将面临刚刚出现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带来的竞争。而解决这些挑战的重要途径就是降低成本。我们已经看到航空业的机票下降已经很厉害了,可以说去年机票总体下降水平超过了30%,这是由于航空公司残酷的竞争所带来的。在世界燃油不断上升的情况下,降低成本目前最为可行的方法就是"简化商务",电子客票就是"简化商务"中最重要的内容。他举例说,国际上一张纸制机票的成本是9美元,它包括了印刷、运输、存储、数据形成等成本费用,中国每年有2亿的票量产生,而且还在以每年30%多的速度增长,因此这个成本节约是巨大的。此外还有排队办理登机的成本,平均每个旅客是3美元,现在世界上很多机场都实现了通用自助登机这个技术,它有点像提款机,引入的是一种通用式的自助概念。朱永认为,中国要实现
BSP
的电子化目前主要障碍和难点在于商务。这次"简化商务"计划为中国航信提供了很好的思路,通过对现有的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整合调整,改变原有的一些模式和做法,可以很好的解决电子客票的普及发展。国际航协也表示将全力以赴对中国航信"简化商务"提供支持,国际航协将派专家常驻中国航信作为指导,此外还将在技术,培训方面提供支持。当问及电子客票的实施是否会使代理人产生资源投入时,国际航协北亚区副总裁张保建强调说,实现电子票后,代理人可以节省三分之一的财务担保费用。而且代理人除了需要培训,无须任何投入。